“三叔,王东升应该没有必要骗我。”
“他看上去跟其他人也不一样。”
“他的厂子就在保州,距离首都很近。”
“他说,他的电子厂,有好几百工人,这么大的厂子,在保州估计也是独一家,我们想要打听,很容易就能打听到他说的情况。”
高玉琴倒不认为王东升在说假话,这种事情,想要打听,实在是太容易了。
“玉琴,这事儿,还是要好好考虑考虑。”
“他让你去他的公司工作,要给你多少薪资?”
高玉琴三叔明显是有所松动,却还是不太相信,觉得王东升肯定是在夸大其词。
“说是一个月给我五千港元。”
“三叔,我……”
高玉琴很想去王东升的公司,又不知道该怎么跟三叔说。
“多少?”
“一个月五千港元,玉琴,你确定,他说的是一个月五千港元,不是一年五千港元?”
高玉琴三叔瞪大了眼睛,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高玉琴。
“对,他说的是一个月五千港元的基础薪资,还有奖金,年终奖,年薪不会低于十万港元。”
“三叔,我想去试试。”
高玉琴鼓起了勇气,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怎么可能给你这么高的薪资,玉琴,他是不是还有别的要求?”
高玉琴三叔,想到香江人都喜欢包二奶,王东升虽然不是香江人,却有可能是一个大老板,给高玉琴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么高的薪资,明显是有其他的企图。
就在他刚把话说完,就看到王东升跟沈耀华和沈耀祖,从二楼大厅里面走了出来,三人还有说有笑。
高玉琴三叔前几天,偶然的机会见过沈耀祖,也从香江流传过来的一些报纸上,看到过沈耀华的容貌。
此刻,看到他们三个在一起,顿时就不觉得王东升刚刚的话是夸大其词了。
能跟沈耀华,沈耀祖站在一起谈笑风生,绝对不可能是他想象中的那种小老板。
同时,也更加确信王东升是看上了高玉琴的容貌,想要包养她当二奶,而不是看上了她的能力。
一个月五千港元,随便在国内都能招到一个经验丰富的会计。
“没有说,有什么其他要求,对了,他走的时候,还说可以给我在香江办一个合法的身份。”
“我跟东升同志在火车上相处了几天,觉得他这人挺好的,虽然没有上过大学,见识却要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大学生……”
高玉琴的话还没有说完,高玉琴三叔就开口说道:“玉琴,你要是想好了,就去吧。”
“三叔这厂子估计是开不起来了,你留在我这边,也没有什么发展。”
“去了香江,或者回首都,都会更好一些。”
高玉琴三叔,见高玉琴对王东升有好感,也就不再劝了。
当二奶也好,最起码王东升不是那些中年男子,更不是老头子,以侄女的优秀,以后说不定还能转正。
“谢谢三叔。”
“东升同志刚刚跟我说,让我先去香江,他会带我去接触那些香江的老板,到时候说不定就能找到机会,给三叔弄的厂找到投资人。”
“东升同志,还跟我说,让三叔弄的厂子跟挂靠的集体联系,让集体参与进来,也有可能把厂子继续开起来。”
高玉琴松了一口气,想起王东升刚刚说的话,连忙跟三叔说了一遍。
“这倒是一个办法。”
“玉琴,你去了他的公司,就别想着三叔这边的事情了。”
“三叔的厂子什么情况,三叔心里非常清楚。”
高玉琴三叔摇了摇头,他今天跟好几个香江的老板说了自己的项目。
刚开始,大家还挺有兴趣,得知他这厂子还没有建起来,也没有什么好的销路得到政府的支持,全都没有了兴趣。
他的厂子,没有任何亮点,即便是继续去找其他香江老板,也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除非是他能先把厂子弄起来,做出一些成绩,才会有香江的老板过来投资。
然而,真要能做出成绩,能够赚钱,他又何必去找外商来投资。
高玉琴两人说话的时候,王东升已经跟着沈耀华,沈耀祖走出了大厅。
现在已经有十点多,这次的宴会,差不多也到了尾声。
该联系的人都联系了,该谈的事情都谈得差不多,自然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
从酒店出来,三人坐上了沈耀华的专车,回到了厂子。
第二天,一大早,王东升就跟电子厂打电话,把明明叫了过来,询问起了电子厂生产,以及销售的情况。
“东升,咱们厂子现在每天能生产一万五千基础款电子表,五千高端款电子表。”
“之前弄回来的配件,已经不太够用。”
“特别是电子表的配件,最多能用到六月初,你这边还得尽快联系沈老板,或者润丰给咱们送一批配件过来。”
“国内的产品,出货量也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咱们现在每天都能卖出去上万块电子表,几百台收音机和录音机。”
“产能已经快要跟不上销售。”
“上个月的销售额也非常可观,比三月份多了两倍不止。”
“……”
明明详细的把厂子这段时间的各项数据,跟王东升汇报了一遍。
然后,就开始催促王东升尽快弄配件回来。
“明明,以现在的情况,一个月生产一百万电子表,有没有问题?”
“你们还有没有继续招工人?”
王东升听明明说完,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走的时候,虽然又让润丰和沈耀华送了一批货过去。
但,他已经离开了这么长时间,肯定是不太够用。
“最近招的少了,现在厂子里总共有九百多工人。”
“继续招人的话,原材料供应不上。”
“对了,咱们现在厂子里,还有三十万基础款电子表存货,十万高端款电子表存货。”
“收音机和录音机各有一万五千台存货。”
“这些都要留着出口吗?”
明明突然想起这事儿,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些货不要拿去卖,我会安排人过来拉。”
“后面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要给我留三分之二,以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只在国内卖三分之一。”
王东升连忙嘱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