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三年,孟秋。
滇池北岸的校场上,十万夏华将士列阵如林,玄色劲装外罩赤铜鳞甲,阳光洒在甲胄上折射出森冷的光芒。林烨身披玄金蟠龙甲,腰悬七星剑,立于高台上,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黝黑而坚毅的面庞。他身后,“夏”字大旗与“林”字帅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对蛰伏的巨兽,正待发出震彻寰宇的咆哮。
“将士们!”林烨的声音透过特制的铁皮喇叭传遍全场,沉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云南平!贵州定!今日,我等将剑指四川,拿下这天府之国,为我夏华帝国再拓疆土!”
话音落下,十万将士齐声高呼:“拿下巴蜀!夏华万胜!”声浪直冲云霄,惊得远处滇池中的水鸟四散飞起。林烨握紧了手中的望远镜——这是他凭借记忆复刻出的简易版光学仪器,镜筒中清晰地映出将士们眼中的狂热与决绝。
三年前,他从现代穿越而来,降落在混乱的东南亚丛林。凭借着超越时代的知识,他先是打造出威力惊人的碎发枪,组建起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一步步统一东南亚各部,建立夏华帝国。随后挥师北上,云南、贵州的明军守军在碎发枪的轰鸣声中不堪一击,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土司武装,也在夏华军的铁蹄下土崩瓦解。如今,巴蜀之地成为他北上征程中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四川,古称巴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此地不仅物产丰饶,更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咽喉要道。明廷在四川布下重兵,成都、重庆等重镇更是城防坚固,守将刘文秀更是明朝末年的名将,骁勇善战,麾下不乏能征善战之士。
“陛下,后勤补给已全部到位。”副将赵虎大步流星走上高台,单膝跪地禀报,“粮草可支撑三月,碎发枪弹药充足,投石机、攻城锤等重型器械也已整装待发。”
林烨点点头,目光投向北方。他知道,此次进军四川,绝非易事。四川多山地,道路崎岖,不利于大部队推进,明军很可能会凭借地形优势节节抵抗。更重要的是,碎发枪虽然威力巨大,但在山地作战中,其优势会受到一定限制。
“传我命令,兵分三路!”林烨沉声道,“左路,由李将军率领两万大军,从贵州遵义出发,进攻泸州,牵制明军兵力;右路,由王将军率领两万大军,从云南昭通出发,进攻宜宾,切断明军西线援军;中路,由我亲自率领六万大军,直扑重庆,拿下这入川的门户!”
“遵旨!”赵虎高声领命,转身下去传达命令。
三日后,夏华军三路大军同时开拔。林烨率领中路军,沿着古蜀道向北挺进。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道路狭窄陡峭,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湍急的河流。将士们背着沉重的武器装备,艰难地前行着,汗水浸透了衣衫,脚底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
林烨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走在队伍中间。他看着身旁咬牙前行的将士,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将士,大多是东南亚各部的土着和云南、贵州的降兵,是他一手将他们训练成精锐之师。他知道,自己肩上承载着他们的希望,承载着夏华帝国的未来。
“陛下,前方发现明军哨卡!”前锋哨探前来禀报。
林烨勒住马缰,举起望远镜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的山隘口,明军筑起了一道简陋的防御工事,十几名明军士兵正手持弓箭,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碎发枪队,前进!”林烨冷声道。
几十名手持碎发枪的士兵立刻加快脚步,隐蔽在山石后面。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砰砰砰”的枪声响起,隘口的明军士兵应声倒地,剩下的人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
夏华军轻松拿下了第一个哨卡。但林烨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他们将面临更激烈的战斗。
大军继续前行,一路上,明军的哨卡和小股部队不断出现,但都被夏华军轻松击溃。半个月后,中路军抵达重庆城外。
重庆城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坚固,城外挖有深深的护城河。刘文秀早已率领大军严阵以待,城头上布满了明军士兵,弓箭、火铳一应俱全,甚至还架设了几门红衣大炮。
“陛下,重庆城防坚固,硬攻恐怕伤亡惨重。”赵虎皱眉道。
林烨望着高耸的城墙,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硬攻绝非上策。重庆城的护城河宽阔,攻城锤和投石机很难发挥作用,而碎发枪对厚实的城墙也难以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传令下去,大军围城,不得贸然进攻。”林烨下令道,“派斥候探查周边地形,寻找破城之策。”
接下来的几日,夏华军将重庆城团团围住,却并不发动进攻。刘文秀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严阵以待的夏华军,心中充满了疑惑。他深知碎发枪的威力,夏华军如此按兵不动,定然是在谋划着什么。
林烨则每日骑着战马,在重庆城外巡视,仔细观察着城池的防御布局。他发现,重庆城的西门防御相对薄弱,而且西门外有一条小河,虽然水流不宽,但可以用来运送攻城器械。
“有了!”林烨眼前一亮,心中有了破城之策。他立刻召集众将议事。
“陛下,可是有了破城良策?”赵虎急切地问道。
林烨点点头,沉声道:“刘文秀以为我等会强行攻城,却不知我早已想好对策。西门防御薄弱,且城外有小河可利用。今夜,我将派一支精锐部队,乘坐竹筏,沿小河悄悄靠近西门,趁明军不备,发动突袭,打开城门!”
“陛下英明!”众将齐声赞道。
当晚,月色朦胧,夜色如墨。林烨挑选了五千名精锐将士,每人配备一把碎发枪和一把短刀,乘坐数百艘竹筏,沿着小河悄悄向重庆西门驶去。
竹筏在水面上轻轻滑行,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将士们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城门。离西门越来越近,城头上明军的身影隐约可见。
“准备!”林烨低声下令。
将士们立刻握紧了手中的碎发枪,做好了战斗准备。当竹筏靠近岸边时,林烨一声令下:“冲!”
五千名将士如猛虎下山般冲上河岸,朝着西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城头上的明军毫无防备,被打得晕头转向。“砰砰砰”的枪声在夜空中响起,明军士兵纷纷倒地。
“不好!敌袭!”城头上的明军指挥官高声呼喊,试图组织抵抗,但已经来不及了。夏华军将士迅速冲至城门下,用炸药炸开了城门。
“城门破了!”夏华军将士们欢呼起来,潮水般涌入城中。
刘文秀得知西门被破,大惊失色,立刻率领大军前去增援。但夏华军已经占据了城门优势,碎发枪的威力在巷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明军士兵虽然勇猛,但在先进的武器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双方在城中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刀光剑影,枪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动地。林烨手持七星剑,身先士卒,斩杀了数名明军将领。夏华军将士们见陛下如此英勇,士气大振,个个奋勇杀敌。
激战至天明,明军死伤惨重,刘文秀被迫率领残部退守成都。重庆城,这座入川的门户,终于被夏华军拿下。
站在重庆城头,林烨望着城中硝烟弥漫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付出了数千将士的生命。但他知道,这只是进军四川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将挥师西进,直取成都,彻底拿下巴蜀之地。
“传我命令,休整三日,补充粮草弹药,三日之后,进军成都!”林烨高声下令。
“遵旨!”将士们齐声领命,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但更多的是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阳光洒在重庆城头,“夏”字大旗迎风招展。林烨知道,他的夏华帝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强大。巴蜀之地,即将成为夏华帝国军团罗版图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他的征途,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