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探源【译注】

陈缘字长青

首页 >> 命理探源【译注】 >> 命理探源【译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逍遥初唐枭臣开局官府送老婆,我娘子竟是女帝我在大明当暴君御天邪神我只会抄诗真不会打仗无敌天下内我的大不列颠帝国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命理探源【译注】 陈缘字长青 - 命理探源【译注】全文阅读 - 命理探源【译注】txt下载 - 命理探源【译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议论三十二则(三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原文】:

或问定命之说如何。曰:观于古圣贤之穷夭贫贱,与愚不肖之富贵寿考者,而知之矣。设非定命,何不齐若是邪。曰:然则人之汲汲然畜其德,不惜其力者,又奚取邪。曰:此固所谓尽其道以俟命者尔。譬之饮食以养生,虽知寿夭之有命,而不可废也。然而寿夭之殊,不以饮食厚薄矣。

【译文】:

有人问“定命”的说法是怎样的。

回答说:观察古代圣贤之人处境困厄、早逝、贫穷、地位低下,和愚昧无能之人富贵、长寿的情况,就能明白“定命”的道理了。

如果不是命运预先注定,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又问:既然这样,那人们急切地积累品德,不惜花费力气去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回答说:这本来就是人们常说的“尽力践行道义,等待命运安排”啊。

就像靠饮食来保养身体一样,虽然知道长寿或早逝是命中注定的,但饮食养生却不能放弃。

不过长寿和早逝的差异,并不会因为饮食的厚薄(丰盛或简单)而改变。

【注释】:

1. 定命:传统命理思想核心概念,指命运预先注定、不受个人主观意志完全左右的说法。

2. 穷夭贫贱:“穷”为处境困厄,“夭”为早逝,“贫”为贫穷,“贱”为社会地位低下,统称人生不幸境遇。

3. 愚不肖:“愚”指愚昧,“不肖”指品行不佳、能力平庸,此处泛指资质或品行普通的人。

4. 富贵寿考:“富”为财富充足,“贵”为地位尊贵,“寿考”为长寿,统称人生幸运境遇。

5. 何不齐若是邪:“不齐”指差异大,“若是”指“像这样”,整句意为“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表反问。

6. 汲汲然:形容急切追求的样子,体现人积累品德时的主动态度。

7. 畜其德:“畜”通“蓄”,指积累、培养,“畜其德”即“积累自身品德”。

8. 奚取:“奚”为疑问代词“什么”,“奚取”即“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

9. 尽其道以俟命:儒家重要思想,指“尽力践行做人做事的道义准则,同时等待命运安排”,“俟”为“等待”。

10. 寿夭之殊:“殊”为“差异”,指长寿与早逝的区别。

【原文】:

故知命者,常不废其所事,而听乎富贵贫贱之适然。小人终日妄营恒思,取非其有。幸而得志,则矜其能,而负其知,而不知其适与命会也。曰:今有御人而取财者,岂命当为盗邪?曰:为盗非命也,其适得财则命也。凡可以自主者不系于命,为盗亦何不可己者邪。且御人不必皆得之也,而又何疑乎?

【译文】:

所以懂得命运的人,常常不放弃自己该做的事,同时顺从富贵贫贱等境遇的自然发展。

品行卑劣的人整天盲目钻营、频繁盘算,总想获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侥幸获得成功,就夸耀自己的能力,依仗自己的智慧,却不知道这只是恰好与命运的安排契合罢了。

有人问:现在有拦路抢劫财物的人,难道是命中注定要做盗贼吗。

回答说:做盗贼不是命运注定的,他恰好能抢到财物,才是命运的安排。

凡是可以由自己做主的事,都与命运没有关联,做盗贼又有什么不可以戒除的呢。

况且拦路抢劫也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又有什么可怀疑(“为盗非命”)的呢。

【注释】:

1. 不废其所事:不放弃自己应当做的事,指坚守道义职责,不因“知命”而消极避事。

2. 适然:自然如此、偶然这样,指富贵贫贱的境遇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

3. 妄营:盲目谋划、胡乱钻营,指违背道义追求不当利益。

4. 取非其有:获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贪图他人或公共利益。

5. 矜其能:“矜”为“夸耀”,指夸耀自己的能力。

6. 负其知:“负”为“依仗”,“知”通“智”,指依仗自己的智慧。

7. 适与命会:恰好与命运的安排相遇、契合,强调成功是偶然符合命运,非完全靠自身能力。

8. 御人而取财者:指拦路抢劫的人,“御”为“拦截、阻拦”之意。

9. 不系于命:“系”为“关联、依附”,指与命运没有关联,强调个人可自主决定的事不受命运左右。

10. 何不可己者邪:“己”为“停止、戒除”,整句为反问,意为“又有什么不可以戒除的呢”,强调“为盗”是个人可自主停止的行为。

【原文】:

草木之有花也,其发也有时。闭之温室,阙地置炭,壅之土而皮其上,扇以微风,沃以肥水,则春花可使冬荣,秋花可使夏敷。至其时则不花矣,所争者迟速之间耳,非能强不蓰者而使之花也。不伤其本,斯幸矣。凡妄营者类如此耳,命不可预知。犹观桃李于冬日,不知其花之盛衰也。尽其道以俟之,犹灌溉之不失时也。伐性而夭,废业而贫,失学而贱。犹拔方生之木,而折将苞之蒂也。若此者,谓之非命。

【译文】:

草木开花,是有固定时节的。

把草木放进温室里,挖掘土地放置木炭(增温),培上土并在土面覆盖东西,用微风轻扇,用肥水浇灌,这样春天的花能让它在冬天开放,秋天的花能让它在夏天开放。

但到了本该不开花的时节,它就不会再开了,能改变的不过是开花时间的早晚罢了,并不能强迫本就不能开花的草木让它开花。

能不损伤草木的根本,就已经很幸运了。

凡是盲目钻营的人,都像这样(强行催花)啊。

命运是不能预先知道的,就像在冬天观察桃树李树,不知道它们开花的兴盛或衰败(情况)一样。

尽力践行道义等待命运安排,就像按时灌溉草木不耽误时节一样。

损害生命导致早逝,荒废事业导致贫穷,放弃学习导致地位低下,就像拔起刚生长的树木,折断即将长出花苞的花蒂一样(是人为破坏)。

像这样的情况,不能称之为“命”(即不是命运注定的)。

【注释】:

1. 其发也有时:“发”指开花,“时”指时令、时节,意为“草木开花有固定的时节”。

2. 阙地置炭:“阙”通“掘”,指挖掘土地,“置炭”即放置木炭(古时用于温室增温)。

3. 壅之土而皮其上:“壅”指用土培护,“皮”指覆盖(如茅草、薄膜等),意为“培上土并在土面覆盖东西”。

4. 冬荣、夏敷:“荣”“敷”均指开花,“冬荣”即冬天开花,“夏敷”即夏天开花。

5. 不蓰者:“蓰”此处指“能开花的(草木)”,“不蓰者”即本就不能开花的草木(如部分不开花树种或生长不良的草木)。

6. 不伤其本:“本”指草木的根部、根本,意为“不损伤草木的根本”,比喻不破坏事物的基础。

7. 妄营者类如此耳:“类”指“类似、好像”,意为“盲目钻营的人就像这样(强行催花)”。

8. 尽其道以俟之:呼应前文儒家思想,指“尽力践行道义,等待命运安排”。

9. 灌溉之不失时:指按时灌溉,不耽误草木生长时节,比喻“遵循规律做事”。

10. 伐性而夭:“伐性”指损害自身生命或本性(如过度劳累、纵欲等),“夭”指早逝,意为“损害生命导致早逝”。

11. 方生之木、将苞之蒂:“方生”指“刚生长的”,“将苞”指“即将长出花苞的”,比喻“处于成长阶段的事物或自身发展的关键机会”。

12. 谓之非命:指“这种情况不能称为‘命’”,强调“伐性夭、废业贫、失学贱”是个人行为导致,而非命运注定。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以上内容是张崇兰在《悔庐文钞》中围绕“定命”展开的深度论述,通过“问答对话”“类比论证”“正反对比”三层逻辑,详细阐释了对“定命”的认知、“知命”的做法,以及“妄营”与“人为”的区别,核心内容可拆解为以下四部分:

一、以“境遇差异”为依据,提出“定命”的存在

论述以“问答”开篇,先回应“定命之说如何”的疑问:

张崇兰认为,“定命”的存在可通过观察“古圣贤”与“愚不肖者”的境遇对比得知——古代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圣贤,有时会陷入“穷夭贫贱”(处境困厄、早逝、贫穷、地位低下)的困境;而资质平庸、品行不佳的“愚不肖者”,反而可能拥有“富贵寿考”(财富充足、地位尊贵、长寿)的幸运。若没有“定命”(命运预先注定),两类人的境遇不会呈现如此悬殊的差异,这便是“定命”存在的直接证据。

二、以“饮食养生”为类比,解释“尽道俟命”的内涵

当被追问“既然有定命,人为何还要急切积累品德、付出努力”时,张崇兰提出“尽其道以俟命”的核心观点,并用“饮食养生”类比说明:

1. “尽道”是应尽的本分:就像人需要靠饮食保养身体,即便知道“寿夭有命”(长寿或早逝由命运注定),也不能放弃饮食——因为“饮食”是维持生命的“本分事”,同理,“积累品德、付出努力”是做人做事的“道义准则”,无论命运如何,都该主动践行,不能因“知命”而消极避事。

2. “俟命”是对结果的接纳:饮食能维持生命,但无法改变“寿夭之殊”(长寿与早逝的差异)——即便吃得丰盛,也未必能长寿;同理,个人努力能尽到本分,但无法左右“富贵贫贱”的最终结果,需以平和心态接纳命运的安排。

简言之,“知命”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尽本分,坦然待结果”。

三、以“拦路抢劫”为案例,区分“自主行为”与“命定结果”

针对“拦路抢劫者是否‘命当为盗’”的疑问,张崇兰明确拆解“自主选择”与“命定境遇”的边界:

1. “为盗”是自主行为,与命无关:选择做拦路抢劫的盗贼,是个人违背道义的自主决定,并非“命运注定”——因为“凡可以自主者不系于命”,人能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完全可以戒除“为盗”的恶念,这一点不受命运左右。

2. “得财”是偶然结果,可能属命:盗贼“恰好抢到财物”,是偶然的境遇结果,或许与“命”有关;但这种“命定结果”有不确定性——拦路抢劫未必每次都能成功,不能因“偶尔得财”就误以为“为盗是命”。

这一案例的核心是:命运只可能影响“不可控的结果”,但绝不会左右“可控的行为”,作恶与否的选择权永远在人自身。

四、以“草木开花”为喻,批判“妄营”并点明“人为非命”

为进一步说明“妄营无用”与“人为责任”,张崇兰用“草木开花”的自然规律类比人生:

1. “妄营”如“强行催花”,仅改早晚,不伤本质则幸:草木开花有固定时节,即便用“温室、置炭、施肥、扇风”等手段,也只能让春花冬开、秋花夏开——改变的只是“开花时间的早晚”,无法让“本就不开花的草木开花”,也无法让花“违背时节一直开”。

盲目钻营的人就像“强行催花”:即便暂时改变境遇(如靠投机获利),也无法突破命运的本质限制,若能不损伤自身根本(如不违背道义),已属侥幸;若为钻营而违背道义,反而会伤“本”。

2. “命不可预知”,需“尽道俟命”:命运像“冬日观桃李”——冬天无法预知桃树李树来年开花的盛衰,人也无法预先知道自己的命运;此时该做的不是“妄猜或妄营”,而是像“按时灌溉草木”一样,“尽力践行道义,不耽误本分”,这才是对“命”的正确态度。

3. “伐性夭、废业贫、失学贱”是人为,非命:若因“损害生命(如纵欲、过劳)”导致早逝,“荒废事业”导致贫穷,“放弃学习”导致地位低下,就像“拔刚生的树木、折将开的花蒂”——是个人主动破坏自身发展,完全与“命”无关,不能将这类恶果归咎于“命运注定”。

综上,张崇兰对“定命”的论述始终围绕“理性知命”展开:既承认“定命”对“不可控结果”的影响,更强调“人对自主行为的责任”——反对“因知命而不努力”的消极,也批判“为逐利而妄营”的贪婪,最终指向“尽道义、待命运、担责任”的核心主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顾少蚀骨宠,霸总夫人是毒医霸业长歌:我以霸业系统铸帝途征天战途陈飞宇苏映雪都市至尊仙医免费阅读全文修仙伏魔记重生后,全家追着我宠狗血文女配她不干了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进错房,嫁给八零最牛特种兵打穿诸天无敌手天才透视眼凤临天下:摄政王的宠妃坏事都做绝了,你说我流芳百世不浪修什么仙仕途重任名剑英雄传灭世魔帝1908远东狂人重生九零:腹黑辣妻宠上瘾
经典收藏晚唐:归义天下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甲申天变庶民崛起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大明:我为天下师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他是言灵少女大唐极品傻王寒门小神童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九灵帝君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秦反贼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我在大宋当外戚
最近更新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寒甲御天成语大搞笑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司马老贼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绣春雪刃大明第一战神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大明卫玄黄问道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石器革命骏驰青霄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命理探源【译注】 陈缘字长青 - 命理探源【译注】txt下载 - 命理探源【译注】最新章节 - 命理探源【译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