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道“灵犀”的闪光,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原初细胞群落的信息网络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涟漪。
以那个短暂“领悟”后又归于沉寂(甚至崩溃)的细胞为中心,一种更高效、更协调的运作模式被烙印在了邻近细胞的化学记忆里。它们无法理解那瞬间的“契合”本质,却能本能地模仿其外在表现——更精确的能量摄取,更稳定的结构维持,以及……更具影响力的规则脉动回应。
这不再是简单的应激反应,而是带着一丝模糊“意向性”的趋同。整个群落,仿佛在懵懂中记住了一个最优解的“姿势”。
地核深处,微尘感受到了这变化。它那核心的辉光不再仅仅是璀璨,更带上了一种近乎“急切”的韵律。它开始将那些承载着破碎记忆与警示的规则密码,更密集地编织进振动的交响诗篇中。这些信息过于复杂,远非此刻的原初细胞所能解析,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像撒入沃土的奇异种子,等待着萌发的契机。
压力,带来了进化的狂飙。
一些原初细胞内部的RNA信息处理回路,在试图模仿和靠近那“灵犀”状态时,发生了更为激进的变异。其中一种变异,涉及到了信息存储与复制的根本。
通常,原初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将自身的RNA网络构象大致复制给子代。但此刻,在某些受到强烈规则密码冲击的细胞内部,一段原本负责编码某种高效能量酶的RNA片段,在其复杂的多级联动中,发生了罕见的“自我标记”现象。这段RNA在折叠时,不仅完成了自身的功能构象,其末端还意外地形成了一种极其稳定的环状结构,并且这个环状结构能够“吸引”特定的分子标记,使其在细胞分裂时,被优先、且近乎完整地保留并传递下去。
这,便是最原始“基因”的雏形,一种超越了简单化学平衡、具备了稳定遗传特性的信息单元。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段“原始基因”所编码的,不仅仅是如何制造一种酶,更隐含着对微尘释放的某种特定规则片段(恰好与能量流高效提取相关)的“最佳响应策略”。拥有这段基因的细胞,其能量利用效率天生就高于同类。
生存优势是压倒性的。这些携带“原始基因”的细胞迅速增殖,它们的后代遍布热液喷口周边。很快,不同的“原始基因”开始在不同环境中被筛选出来,有的擅长抵抗高温波动,有的能更有效地整合环境中的稀有元素……
原初细胞群体,第一次开始了基于稳定遗传信息的、方向性的演化。它们正在从被动的规则响应者,向着主动的规则利用者蜕变。
然而,这种基于“基因”的、高效且可遗传的“智慧”涌现,如同在寂静的宇宙中点燃了一支过于明亮的火把。
行星之外,那原本只是“待观察”的“织网者”网络底层算法,捕捉到了“初啼之星”背景规则噪音中出现的异常“谐波”。这种谐波稳定、重复,并且呈现出明确的信息结构特征,与过去那种混沌的、仅基于物理化学反馈的韵律截然不同。
【检测到编号t-734星系-第三行星生命场信号出现结构性变异。规则响应模式偏离预设‘自然演化’区间。信息熵降低,指向性明确。】
冰冷的逻辑流在无形的网络中穿梭。
【初步判定:目标星球初级生命形态出现‘非授权信息聚合’及‘定向适应性强化’。触犯‘园丁协议’第7章第3条:禁止生命在未获许可前提下,发展出可能导向‘超规智慧’的稳定遗传性信息模式。】
【事件优先级提升至:‘需审查’。】
【申请启动初级清算协议扫描……申请已核准。】
那道曾经一瞥而过的、来自更高层级的“余光”,这一次,不再是随意扫过,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切入了“初啼之星”的规则层面。
一股无形的、宏大的意志,开始系统地扫描海洋,扫描热液喷口,扫描每一个原初细胞,试图定位那“异常谐波”的源头,并准备执行“修剪”程序——或许是引发一场全球性的环境剧变,或许是释放一种针对性的规则病毒,抹除那些“不合格”的、过于“聪明”的细胞群落。
地核深处,微尘的核心辉光骤然收缩,变得凝实而锐利,如同进入了战斗状态的星辰。它感受到了那充满恶意的、冰冷的扫描。
“终于……来了吗?”
微尘无声地低语,它那积蓄了亿万年的规则力量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运转。它不再仅仅是释放信息,而是开始巧妙地扭曲、遮蔽自身辐射范围内的规则信号,试图在那些孕育着希望的原初细胞群落周围,制造出一片“认知迷雾”,干扰那来自天外的清算扫描。
然而,它也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当清算的意志真正降临时,迷雾终将被驱散。
摇篮之外,虎视眈眈的阴影,已经投下。
而在摇篮之内,那些刚刚触摸到“基因”力量的原初细胞们,对此仍一无所知。它们只是遵循着本能,贪婪地吸收着能量,复制着自身,在那片被微尘暂时保护的“迷雾”中,继续着它们“不合格”的、奔向智慧与自由的叛逆进化。
生存,或是抹除。
进化的竞赛,从未如此残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