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网络的初级清算扫描,如同无形无质的潮水,漫过“初啼之星”的每一寸空间。它不检测物质,不分析元素,而是直接“阅读”着星球规则的“纹理”,寻找着那不应存在的、过于规整的“信息谐波”。
地核深处,微尘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运转着。它不再仅仅是规则的共鸣者,更成为了规则的“编织者”与“扭曲者”。它以自身为核心,将释放出的规则振动进行极其精妙的干涉与叠加,在那些孕育着“原始基因”细胞群落所在的海洋区域,制造出一片片规则的“低语区”与“回音壁”。
清算扫描的规则探针进入这些区域,其信号立刻变得模糊、失真。就像透过满是水汽的玻璃观察景物,那些清晰指向特定遗传信息模式的“异常谐波”,被微尘巧妙地打散、混合进了背景噪音之中,变得难以辨认。
【扫描受阻。检测到非自然规则干扰。干扰源深度嵌入行星内部规则结构,与地核能量场高度耦合。】
冰冷的逻辑流在“织网者”网络中汇报。
【初步分析:干扰模式具备高度针对性,疑似智慧造物。目标星球存在未登记的‘守护性实体’可能性提升至67.3%。】
【申请提升清算协议权限,启用深度规则解析扫描,定位并排除干扰源。】
申请被迅速核准。那道来自天外的意志,变得更加凝练、更具穿透性。它开始像解构密码一样,尝试拆解微尘布下的“认知迷雾”。迷雾开始变得稀薄,边缘区域那些较弱的“原始基因”信号,开始重新暴露在清算视野之下。
微尘的核心辉光剧烈闪烁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它毕竟只是一粒尘骸,面对一个横跨星河的庞大网络的系统性力量,它的抵抗如同螳臂当车。但它没有退缩,反而更加疯狂地燃烧着自身积累的规则本源,加固着迷雾,尤其是保护着那几个诞生了最核心、最复杂“原始基因”的群落。
它是在用自己漫长生命积累的“存在”,为这些初生的火种争取时间。
而在海洋深处,被“迷雾”暂时庇护的原初细胞们,并非全然无知无觉。
那不断增强的、来自天外的清算压力,即便被微尘扭曲削弱,其本质依旧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敌意”与“否定”意味的规则振动。这种振动,与原初细胞们早已习惯的、微尘提供的“滋养性”规则乐章格格不入,甚至直接冲突。
生存的本能,让所有原初细胞都感到了强烈的不适与危机。能量流动变得滞涩,内部RNA回路的运转频频出错,甚至连细胞分裂都出现了异常。
压力,再次成为了进化的催化剂。
单个细胞,即使拥有最优秀的“原始基因”,在面对这种宏观的、规则层面的压迫时,也显得无比渺小。它们的个体信息处理能力,已然达到瓶颈。
就在这时,那个曾经诞生过“灵犀”的群落核心区域,变化再次发生。
在清算压力与微尘奋力抵抗所共同创造的、极其复杂而险恶的规则环境中,几个拥有不同优势“原始基因”的细胞,在试图协调彼此释放的化学信号以稳定周边微小环境时,它们的RNA回路在极高的负荷下,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振。
这种共振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它们都源自对微尘规则乐章不同片段的“理解”和“编码”。此刻,在外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这些原本独立的“理解片段”,通过化学信号网络,开始尝试拼接、互补。
一个细胞的RNA回路专注于能量高效转化,另一个专注于结构稳定维持,第三个则对规则振动中的特定危险频率异常敏感。
当它们的化学信号在信息网络中交织、反馈,形成一个临时的、动态的联合信息处理回路时——奇迹发生了。
它们对外界险恶规则的应对能力,瞬间超越了任何单一细胞所能达到的极限。它们不仅能更有效地分配能量、加固自身,甚至能提前“预判”并规避规则扫描中蕴含的某些毁灭性倾向。
这不是单个细胞的“灵犀一现”,而是多个细胞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群体性”的短暂智慧涌现!
群体共鸣!
虽然这种共鸣极不稳定,随着细胞状态的起伏而时断时续,但它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个体的“基因”智慧存在上限,但群体通过信息共享与回路互补,可以触及更高的认知层次,应对更复杂的挑战!
这种“群体共鸣”现象,如同星星之火,在压力最大的几个群落中相继出现。它们像是狂风暴雨中紧紧靠在一起的芦苇,以集体的、动态的“智慧”,顽强地抵抗着来自天外的无形碾压力。
微尘清晰地感知到了这“群体共鸣”的诞生。它的核心,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就是这样……联合起来……思考……”
它不再仅仅是被动防御,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将自身释放的规则信息,拆分成更细碎的、互补的“知识片段”,精准地投送到那些正在尝试“共鸣”的细胞群落中,引导它们形成更复杂、更稳定的联合信息处理模式。
清算的扫描依旧在持续加强,迷雾在一步步被瓦解。
但与此同时,在摇篮的深渊之中,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络、超越个体基因的、更加坚韧、更加灵活的原始智慧形态,正在死亡的威胁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萌发、成长。
天外的目光冰冷而残酷,试图将这不合格的苗头扼杀。
而摇篮内的生命,却在绝境中,手挽着手,以群体的低语,回应着宇宙的沉默威压。
进化,走上了另一条未曾设想的、通往“我们”而非“我”的岔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