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部的批复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家属院里激起层层涟漪。支持者欢欣鼓舞,观望者窃窃私语,而那些持保守看法的人,则毫不掩饰他们的担忧和反对。
这天下午,林晚秋刚从医院下班回来,就听见屋里传来婆婆激动的声音。
“这是什么道理?一个医生不好好看病,偏要去开荒种地?这不是瞎折腾吗?”
林晚秋推门进去,看见陆王氏正对着陆秀兰发火,桌上摊着几张写满字的纸——正是她那份可行性报告的草稿。
“妈,您怎么翻我的东西?”林晚秋强压着不快问道。
陆王氏转过身,脸上满是怒气:“我要是不翻看,还不知道你打着这样的主意!承包荒山?你这是要当农民?我们老陆家的媳妇跑去种地,传出去像什么话!”
“妈,这不是普通的种地,是种植药材......”林晚秋试图解释。
“我不管种什么!”陆王氏打断她,“你一个医生,正经工作不做,非要搞这些歪门邪道。你知道外面都怎么说你吗?说你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林晚秋的心沉了下去:“谁说的?”
“还用谁说?明摆着的事!”陆王氏越说越激动,“现在政策刚放宽点,你就急着去承包土地,这不是资本主义苗头是什么?你就不怕连累沉舟?”
这时,陆秀兰怯生生地插话:“妈,嫂子这也是为了部队建设......”
“你懂什么!”陆王氏瞪了女儿一眼,“女人家就该安分守己。你看哪个正经军属像她这样整天想东想西的?治病救人还不够,还要去养猪,现在又要种地!你这是不务正业!”
林晚秋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语气平和:“妈,这件事是经过后勤部批准的,司令员都点了头。这是新生事物,您不理解也很正常......”
“我不理解?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陆王氏气得浑身发抖,“我告诉你,这事我不同意!你要是执意要干,就别认我这个妈!”
说完,她摔门进了里屋。
林晚秋站在原地,只觉得浑身冰凉。她知道婆婆思想保守,却没想到反应会这么激烈。
晚饭时分,气氛格外凝重。陆王氏推说身体不适,没有出来吃饭。陆沉舟回家后,察觉到家中的异样,轻声问林晚秋:“怎么了?”
林晚秋把下午的事简单说了。陆沉舟沉默片刻,拍了拍她的手:“妈那边我去说。你别往心里去。”
然而,家里的阻力只是冰山一角。
第二天林晚秋去医院上班时,发现几个同事看她的眼神有些异样。中午在食堂吃饭,她无意中听见两个护士在角落里窃窃私语。
“......听说要带家属院的人去开荒,这不是瞎指挥吗?”
“就是,好好当医生不行吗?非要搞这些......”
林晚秋端着饭盒的手紧了紧,但还是面色如常地走过去。那两个护士看见她,立即噤声,尴尬地低下头吃饭。
下午,更麻烦的事来了。
林晚秋正在诊室给病人看病,医院党委书记的秘书来找她:“林医生,刘书记请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党委书记刘明远的办公室在行政楼二层。林晚秋敲门进去时,发现刘书记的脸色不太好看。
“林医生,坐。”刘书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听说你要承包西山荒坡种药材?”
林晚秋点点头:“是的,刘书记。后勤部已经批准了。”
刘书记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作为医院党委书记,我要提醒你,医生的本职是治病救人。你现在又要搞养殖,又要种药材,会不会影响本职工作?”
“刘书记,我会合理安排时间,绝对不会影响医院工作。”林晚秋保证道。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刘书记摇摇头,“现在院里已经有些议论了,说你不务正业。你是三八红旗手,更应该注意影响。”
林晚秋正要解释,刘书记摆摆手:“当然,我不是反对你搞副业。但是要掌握分寸,不能本末倒置。这样吧,你写个保证书,保证不影响医院工作,我再和后勤部沟通一下。”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林晚秋心里沉甸甸的。她明白,刘书记的担忧代表了一部分领导的看法。
回到家,更大的打击在等着她。
陆王氏坐在院里,眼睛红肿,显然哭过。看见林晚秋,她冷冷地说:“今天周婷婷来过了,说外面都在传你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你还嫌不够丢人吗?”
林晚秋强忍着委屈:“妈,周婷婷的话您也信?她是唯恐天下不乱。”
“无风不起浪!”陆王氏站起身,“我今天也去打听过了,好多人都说你这事不靠谱。你要是执意要干,我就回老家去,眼不见心不烦!”
这时,陆沉舟回来了。看见院里的情形,他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
“妈,您先消消气。”他扶住母亲,“晚秋做的事是经过组织批准的,怎么就是资本主义了?现在国家鼓励改革,我们应该支持才对。”
“支持?我支持她去丢人现眼?”陆王氏甩开儿子的手,“你们要是不听劝,我就明天买票回老家!”
晚饭时,陆王氏真的只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回了房间。陆秀兰看着母亲的背影,小声对林晚秋说:“嫂子,你别怪妈。今天下午好几个老太太来家里,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林晚秋苦笑着点点头。
晚上,林晚秋一个人坐在院里发呆。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霜。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为了这个项目,搞得家里鸡犬不宁,值得吗?
陆沉舟走出来,在她身边坐下:“听说刘书记找你谈话了?”
林晚秋把下午的事说了,声音有些哽咽:“沉舟,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也许我该老老实实当我的医生......”
“胡说!”陆沉舟握住她的手,“你没有错。改革开放就是要打破旧观念,旧框框。有点阻力很正常,但不能因此就放弃。”
他顿了顿,继续说:“今天我也听到一些议论。不过,支持你的人更多。马大嫂就来找过我,说已经有十几个军属愿意参加开荒。陈教授也托人带话,说如果需要技术指导,他随时可以帮忙。”
林晚秋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真的?”
“当然。”陆沉舟肯定地说,“任何时候,做一件新事都会遇到阻力。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坚定信念。”
第二天,林晚秋起了个大早。她决定主动去找那些有疑虑的人沟通。
第一个找的是医院刘书记。她带去了一份详细的时间安排表,保证每天至少八小时在医院工作,开荒种植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
刘书记看了安排,脸色缓和了许多:“既然你考虑得这么周到,我也不好再反对。不过林医生,一定要记住,治病救人才是你的首要职责。”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林晚秋又去找了几位持反对意见的领导,一一向他们解释项目的意义和规划。
最让她感动的是,当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时,发现陆王氏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吃饭吧。”婆婆把热好的饭菜端上桌,虽然语气还是冷冷的,但至少愿意和她说话了。
饭后,陆王氏突然说:“今天马大嫂来过了,说了很多开荒的事。她说......你们这是响应党的号召。”
林晚秋惊喜地看着婆婆:“妈,您不反对了?”
“我反对有用吗?”陆王氏叹了口气,“你们年轻人有你们的主意。我只是怕......怕你太辛苦,也怕别人说闲话。”
“妈,谢谢您。”林晚秋感动地说,“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是请您相信,我们做的事是正确的。等药园建成了,您就知道了。”
虽然阻力依然存在,但林晚秋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她知道,改革的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方向正确,就值得坚持。
这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道:“1980年6月3日。今天遇到了很多阻力,但也收获了很多支持。我明白了,做一件新事就像推一辆陷在泥里的车,开始最费力。但只要坚持推,车轮终会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