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上午,团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团党委成员,每个人的表情都显得格外严肃。今天要讨论的议题之一,就是林晚秋提交的荒山承包方案。
陆沉舟坐在靠窗的位置,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委员。他知道,今天这场讨论不会轻松。
会议进行到后半程,王政委清了清嗓子,拿出了那份熟悉的报告:“下面讨论一下后勤部转来的《关于承包闲置荒山进行中草药种植的可行性报告》。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材料了,都谈谈看法吧。”
沉默了片刻,副团长李建国率先开口:“我认为这个方案欠妥。军属的本职是做好后勤保障,支持丈夫工作。现在搞承包、种药材,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立刻有人附和:“李副团长说得对。而且我听说,已经有家属反映,说这是搞特殊化。林晚秋同志虽然是三八红旗手,但也不能搞特殊啊。”
“我倒不这么看。”政治处主任赵明推了推眼镜,“现在全国都在搞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部队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
会议室里顿时分成了两派,争论声此起彼伏。
“这是资本主义苗头!”
“怎么能这么说?这是新生事物!”
“军属去种地,成何体统?”
“为什么不能种地?南泥湾精神还要不要了?”
陆沉舟一直沉默着,直到王政委点名:“陆团长,你也说说看法。”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环视全场:“各位委员,我想请大家先明确一个问题:我们讨论的不是我妻子林晚秋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经过后勤部批准、有可能为部队建设探索新路子的试点项目。”
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注视着陆沉舟。
“首先,关于资本主义苗头的说法,我认为这是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误解。”陆沉舟拿起一份《人民日报》,请大家看看最近的社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文中明确提到,要大胆尝试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式、新方法。
他顿了顿,继续道:“林晚秋同志的这个方案,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土地所有权归部队,收益按劳分配,这怎么能说是资本主义?”
李副团长忍不住插话:“可是让军属去开荒种地,这......”
“李副团长,”陆沉舟打断他,“我想请问,当年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是不是也是不务正业?如果当年没有大生产运动,我们能有后来的胜利吗?”
这话让在座的一些老同志陷入了沉思。
陆沉舟趁热打铁:“其次,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效益。大家都知道,我们部队医院每年要花费大量经费采购中药材。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不仅能节省采购经费,还能为指战员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他翻开一份资料:“这是去年医院中药材采购的明细。大家可以看到,仅黄芪、甘草等常见药材,就花费了八千多元。如果能够自给自足,这笔钱就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几个委员开始点头。
“更重要的是,”陆沉舟语气诚恳,“这个项目能够调动家属院闲散劳动力的积极性。现在很多随军家属没有工作,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生产,既能为部队做贡献,也能增加家庭收入。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会议室里响起窃窃私语声。显然,陆沉舟的这番话打动了不少人。
但李副团长仍然坚持:“话虽如此,但这件事影响不好。外面已经有些议论了,说我们团的家属不务正业。这对部队形象是个损害。”
陆沉舟正色道:“李副团长,我认为恰恰相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军人家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这正是新时期军人精神的体现。如果因为这个项目成功,改善了指战员的医疗条件,提高了家属的生活水平,那才是给部队增光添彩!”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军人特有的坚定和力量。
王政委一直静静听着,这时才开口:“我补充一个情况。昨天我和司令员通电话,司令员特意问起这个项目。他的原话是:要支持新生事物,要给改革探索创造条件。”
这话一出,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变了。
接下来的讨论顺利了许多。最终,党委会以多数赞成的结果,通过了支持该项目的决议。
散会后,陆沉舟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那片荒山,长长舒了一口气。
晚上回到家,陆沉舟发现妻子正在灯下修改方案。她的侧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专注,偶尔会因为思考而微微蹙眉。
“回来了?”林晚秋抬起头,脸上带着倦意,“党委会开得怎么样?”
陆沉舟在她身边坐下,轻轻拿走她手中的笔:“通过了。”
林晚秋愣住了,眼睛慢慢睁大:“真的?”
“真的。”陆沉舟微笑着点头,“虽然有些争议,但最终还是通过了。”
林晚秋的眼圈突然红了,她急忙低下头:“我......我还以为......”
“以为我会迫于压力放弃?”陆沉舟握住她的手,“晚秋,我记得结婚时对你说过,我会永远支持你追求进步。这句话,永远有效。”
林晚秋抬起头,泪光在眼中闪烁:“今天医院里也有很多人说闲话,连刘书记都找我谈过话。我差点就想放弃了......”
“但是你坚持下来了,不是吗?”陆沉舟温柔地看着她,“这就是我欣赏你的地方——看似柔弱,内心却比谁都坚强。”
这时,陆王氏从里屋出来,看见儿子儿媳握着手说话,轻轻咳嗽了一声。
林晚秋连忙擦擦眼睛:“妈,您还没睡?”
陆王氏看着儿子:“党委会开完了?”
“开完了,妈。”陆沉舟站起身,扶着母亲坐下,“项目通过了。”
陆王氏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既然组织上都同意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她看向林晚秋,“别太累着自己。”
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林晚秋的眼泪又涌了上来:“谢谢妈。”
这一夜,夫妻二人聊到很晚。陆沉舟把党委会上的争论详细告诉妻子,林晚秋也把医院里的各种反应说给丈夫听。
“沉舟,谢谢你。”林晚秋靠在丈夫肩头,“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可能真的坚持不下来。”
陆沉舟轻轻揽住她:“我们是一家人,本来就应该互相支持。记得我刚当团长时,压力很大,不也是你一直鼓励我吗?”
月光从窗户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在这个平凡的夜晚,两颗心靠得格外近。
第二天是周末,林晚秋起了个大早,准备再去荒山实地考察。令她意外的是,陆沉舟也换上了一身旧军装。
“我陪你去。”他说,“正好今天休息。”
更让林晚秋感动的是,吃早饭时,陆王氏默默往她碗里多夹了一个鸡蛋:“多吃点,一会儿要爬山。”
虽然婆婆的话还是不多,但这个小小的举动,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
到了荒山,陆沉舟仔细查看了地形,对林晚秋的规划提出了很多专业建议。
“这里可以修一条简易路,方便运输。”
“那个泉眼的位置很好,可以建个蓄水池。”
“开荒要先从向阳的南坡开始......”
夫妻二人一边测量一边讨论,不知不觉已近中午。
“嫂子!哥!”山脚下传来陆秀兰的喊声。只见她提着个竹篮,和马大嫂一起走来。
“妈让我给你们送饭来了。”陆秀兰高兴地说,“马大嫂是来帮忙的。”
马大嫂笑着打开篮子:“今天包了饺子,还热着呢。晚秋,我昨天和几个姐妹说了开荒的事,大家都愿意来帮忙。”
林晚秋接过还温热的饭盒,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最难的一关已经过去了。
回家的路上,陆沉舟轻声对妻子说:“看到了吗?支持你的人比反对的人多。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怕暂时的困难。”
林晚秋点点头,握紧了丈夫的手。
夕阳西下,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这条改革的道路上,他们将继续携手同行,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而这一刻的相知相守,将永远铭刻在彼此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