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安顿与暗流
昨夜抵达时已是暮色深沉,一番安顿洗漱后,众人都早早歇下。真正的行动,从翌日清晨才开始。
阮郁 · 谋定后动
晨曦微露,阮郁便已起身。他在别业的书房,亦是整个别业视野最佳之处,推窗可见西湖晨雾如纱,远山含翠。但他并无心欣赏,玄墨已悄无声息地立于身后,开始禀报。
“公子,各处均已安排妥当。漕运司衙门那边,已按您的意思,递了拜帖,言明后日前往‘咨询风土’,未露钦差身份。钱塘郡守似已收到风声,今早已派人送来拜帖和一份‘土仪’。”
阮郁目光掠过书案上那份精美的礼单,不置可否。“王氏那边有何动静?”
“王珩昨日仍在孤山与栖霞先生论画,尚未知我等抵达。其父王崇,近日称病,少见外客。”
“嗯。”阮郁颔首,这在他意料之中。王氏是地头蛇,不会轻易表态。“苏小小那边?”
“苏娘子昨日如常,晨起练琴,午后习字,黄昏曾与柳氏女、阿萝在院中闲话。其师陈守拙前日曾到访,顾嬷嬷昨日亦去过。”
阮郁指尖轻轻敲击桌面。一切如常,仿佛他们这群人的到来,并未在西湖激起半分涟漪。这种平静,反而更值得玩味。她是不知,还是……不在意?
“将我们抵达的消息,通过梅溪散人之口,‘无意’间透露给王珩。”阮郁吩咐。王珩是连接他与钱塘士林、乃至苏小小的一个关键节点。
“是。”
“另外,寻个由头,将城西那处我们暗中控制的茶楼‘清音阁’的份子,让一小部分给郑先生书铺旁的李记绸缎庄主,他是个包打听。”阮郁补充。他要织就一张更密的信息网。
玄墨领命而去。阮郁走到窗前,望着烟波浩渺的西湖。第一步,是站稳脚跟,布下耳目。至于那位让他萦绕于心的苏小小,不急。猫捉老鼠的游戏,乐趣在于过程。
林婉儿 · 迫不及待的造势
林婉儿几乎是一夜未眠,天刚蒙蒙亮便起身梳妆。务求光彩照人。
“翠浓,将我带来的那些京城时兴的绒花、宫纱、还有那几匣子上用的胭脂水粉分出来,仔细包好。”她吩咐道,“再备几份拜帖,以我的名义,送往钱塘几位素有往来的夫人小姐府上,尤其是……周夫人家。”
周夫人是钱塘官眷中的翘楚,去年的诗会便是由她主持。林婉儿要第一时间重新打入钱塘的社交圈,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林婉儿回来了,并且比去年更加耀眼。她要先声夺人,在苏小小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就营造出“京华贵女”声势浩大的氛围。
“还有,”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打听一下,苏小小近日可有什么公开的行程?诗会?或是要去哪位师长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谢阿蛮 · 率性的探索
谢阿蛮可没那么多心思,她睡到日上三竿,起来后便拉着兄长谢屹要去游湖。
“大哥!还等什么后日!咱们今天就去西湖上逛逛嘛!坐那种乌篷船!”她兴致勃勃,一身火红的骑射胡服在江南水乡显得格外扎眼。
谢屹拗不过她,加之自己也想实地看看这西湖周边的地形,便点头应允。他吩咐随从备船,并要求船只普通些,不必张扬。
兄妹二人带着几个贴身护卫,便直奔湖边码头。谢阿蛮对泛舟湖上充满好奇,而谢屹则更多地在观察湖面的船只往来、沿岸的码头分布,以及远处城防的轮廓。军人的本能,让他无论身处何地,都会不自觉地评估环境。
阮玉 · 静默的期盼
阮玉体弱,经过长途跋涉,确实需要休养。她乖乖地喝了药,在嬷嬷的陪伴下,在自己安静的小院里慢慢散步。院中植了几株芭蕉,晨露未曦,更显青翠。她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市声,想象着西湖的模样,心中对见到苏小小的期盼愈发强烈。
“嬷嬷,你说……苏娘子会喜欢我吗?”她有些不安地问身边的老嬷嬷。
嬷嬷慈爱地笑道:“小姐这般纯善可爱,苏娘子定然喜欢的。”
阮玉微微脸红,心中稍安。她只盼着身体快些好起来,能早日随兄长出门,去见那位诗中的佳人。
阮涣 · 无头的苍蝇
阮涣起了个大早,却在院子里无所事事。他想去找阮郁请安,却被玄墨客气地拦在书房外,言道公子正在处理要务。他想去寻谢阿蛮玩,却听说她已经和谢表哥出门游湖了。在院子里转了几圈,他深感无聊,最后决定带着小厮去街上逛逛,领略一下钱塘的繁华,或许还能偶遇些什么“机缘”。
暗处的涟漪
于是,在抵达钱塘的第一个上午,各方势力便已开始悄然行动:
阮郁在书房运筹帷幄,布下信息网络;
林婉儿在精心准备拜帖和礼物,试图掌控社交话语权;
谢阿蛮和谢屹已泛舟湖上,一个在明处游玩,一个在暗处观察;
阮玉在静养中期盼;
阮涣则像无头苍蝇般试图融入这片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