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58年的澳洲

炸天帮炸子鸡

首页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穿越1858年的澳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主宰江山铁血强国魏武侯妾色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开局官府送老婆,我娘子竟是女帝逍遥侯内我在大秦斩仙神北朝帝业
穿越1858年的澳洲 炸天帮炸子鸡 - 穿越1858年的澳洲全文阅读 - 穿越1858年的澳洲txt下载 - 穿越1858年的澳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9章 农业革新,粮产丰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初秋的晨光刚漫过青黛色的山岗,华夏城的农田里已响起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天宇站在田埂上,手里攥着一把沉甸甸的稻穗,金黄的谷粒饱满得快要胀破外壳——这是新引入的“金穗稻”,穗长比本地稻种多出近三寸,沉甸甸地压弯了稻秆。

“照这势头,今年亩产至少能多收两石!”老农周伯用粗糙的手掌抚过稻穗,指腹蹭过饱满的谷粒,眼眶突然红了,“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能结的稻子。”

一、良种落地,破土生金

年初时,天宇带着商队远访南方,带回了十几种改良作物:耐旱的“铁根麦”、耐涝的“水莲稻”、生长期短的“速生粟”,还有能在坡地生长的“爬山豆”。刚种下时,没人敢信这些“外来种”能比祖祖辈辈种的本地作物强——铁根麦的麦粒黑黢黢的,看着就不如白麦喜人;水莲稻种在淹水的田里,老农户直摇头:“稻子哪能泡在水里长?怕是要烂根!”

天宇没多解释,只让人划出五十亩试验田,亲自带着农官们育苗。他改良了育秧法,用温水浸种催芽,比传统方法早出苗五天;移栽时用“宽窄行”排列,既通风又透光,虫害都少了大半。最让人咋舌的是他弄来的“骨粉肥”——把屠宰场的碎骨烧成灰,拌在粪肥里,撒进田里,那铁根麦竟长得比人高,秸秆硬得能当柴烧。

夏末第一场雨过后,试验田的景象彻底打服了所有人:金穗稻的稻穗密得像扫帚,一株能结三百多粒;速生粟从下种到收获只要两个月,正好能赶在秋霜前再收一茬;爬山豆更神,顺着山坡的石缝往上爬,把光秃秃的坡地都爬成了绿毯子。周伯带着村里的老农们蹲在试验田边,数着稻穗上的谷粒,数着数着就蹲在地上哭了:“要是早有这稻子,当年就饿不死人了……”

消息传开,各村都来求种。天宇让人把种子分装成小包,每户发两斤,还附上手绘的种植图——用简单的图画教怎么浸种、怎么密植、怎么施肥。有农户舍不得用新种,偷偷留了一半本地种对比,结果秋收时,新种亩产比本地种多收三石,气得直拍大腿:“明年说啥也全种新的!”

二、水利兴修,旱涝保收

“以前是靠天吃饭,天旱了盼下雨,下雨了怕淹水。”这是农户们祖祖辈辈的愁肠。天宇看着地图上蜿蜒的河流,拍板:“修渠!挖塘!把水攥在自己手里!”

开春时,他组织了五千民夫,沿着山势修了三条“环山水渠”。民夫们起初不乐意:“好好的田不种,修这石头沟沟有啥用?”天宇没硬逼,只让人在渠边插了木牌,写着“修渠一户出一个劳力,渠水优先浇他家的田”。这话一出,报名的人挤破了头。

修渠的石头是从黑风口采的,民夫们发明了“滚木运石法”,把圆木垫在石下,十几个人推着就能走;挖渠时遇到硬土层,天宇让人烧起柴火,把土烤热了再泼冷水,土块“咔嚓”裂开,省了大半力气。最险的是在鹰嘴崖凿渠,那里石壁陡峭,民夫们系着麻绳吊在半空,一锤一凿地开石,天宇也系着绳蹲在崖上,和大家一起凿,手上磨出的血泡和民夫们的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的。

三个月后,渠水贯通那天,村民们提着水桶在渠边排队,看着清澈的渠水顺着石槽流进自家田里,有人舀起一瓢水直接喝了,笑得合不拢嘴:“比井水还甜!”

除了水渠,还挖了二十八个“蓄水塘”。塘底铺着黏土,再糊上一层石灰,存水不渗漏;塘边种上柳树,树根能固住塘埂。天旱时,水渠把塘里的水引到田里;下雨时,田里的积水又顺着排水沟流回塘里,成了“天然水库”。

夏末真遇了大旱,邻近的村子地里裂得能伸进拳头,华夏城的农田却靠着渠水灌溉,绿油油的稻子没受半点影响。有外村人来求水,天宇让人在渠边设了“分水口”,给他们分了些水,条件是来年帮着修渠。“帮人就是帮己,”天宇对民夫们说,“水够了,大家才都饿不着。”

三、农具改良,省力高效

“以前割麦割得腰直不起来,插稻插得手指头肿成胡萝卜。”这是农妇们常念叨的苦。天宇看着她们弯腰弓背的样子,让人把铁匠铺改成了“农具坊”,琢磨着改良农具。

铁匠李师傅起初不待见:“祖上传下来的镰刀、锄头,好用得很!改啥改?”天宇不恼,给他画了张图:“你看,把镰刀的柄改弯点,割麦时不用弯腰;锄头加个木托,能把胳膊肘架在上面,省力气。”李师傅半信半疑地打了一把,第二天扛着去田里试,回来时直拍大腿:“娘嘞!这弯柄镰割麦,一天能多割两亩!胳膊还不酸!”

农具坊里很快忙得热火朝天:弯柄镰、带托锄、三齿耙(比传统耙多了一个齿,搂草更干净)、点播器(一人推着走,能同时挖穴、下种、盖土,比人工点播快三倍)……最受欢迎的是“龙骨水车”,以前五个人踩一天才能浇一亩地,现在两个人摇着龙骨,水“哗哗”地流进田里,一天能浇五亩。

王婶子踩着龙骨水车,脚不沾泥,还能跟旁边的人唠嗑:“这玩意儿真中!以前浇地跟打仗似的,现在跟玩似的!”她儿媳妇更乐:“娘,你看我这手,再也不用泡在水里插秧了——用天宇公子弄的‘秧马’,坐在上面插秧,腰不酸腿不疼!”

秧马是块弧形木板,底下滑溜溜的,坐在上面能在秧田里滑动,不用弯腰,手里的秧苗随手就能插进泥里。女人们都爱用,说比坐花轿还舒服。

四、粮丰民安,人心更稳

秋收时节,华夏城的打谷场成了金色的海洋。脱粒机“嗡嗡”地转着,谷粒像瀑布似的涌进麻袋;孩子们在谷堆上打滚,手里攥着烤得香喷喷的粟米饼;老农们蹲在谷堆边,用手掂着麻袋,嘴里念叨着“够吃了,够吃了,明年还能给娃攒点学费”。

粮仓堆得满满当当,天宇让人在每个村设了“公仓”,存够全村半年的口粮,剩下的按户分,还能拿到集市上换布、换农具。以前集市上买布要拿粮食换,现在粮多了,布价都降了,农妇们终于能给娃做件新棉袄,不用再打补丁了。

军队的伙房也变了样,每天能喝上小米粥,中午加个粟米窝窝,偶尔还能炖锅豆子汤。士兵们训练更有劲了,都说:“肚子里有粮,手里的刀都握得更稳!”

有外村人来投奔,说:“听说华夏城的田能长出金子,来了就能吃饱饭?”守城门的士兵笑着指了指田里的金穗稻:“不是金子,胜似金子!来干活就有饭吃,还能学新法子种地!”

天宇站在粮仓顶上,看着远处田里忙碌的身影、晒谷场上的欢笑声,突然想起刚来时,有人说“这片地养不活这么多人”。如今,仓廪实,民心定,连风里都飘着麦香。他知道,农业革新播下的不只是种子,更是希望——当百姓们再也不用为吃饱饭发愁时,这片土地上的人,才真正拧成了一股绳,谁也拆不散。

夜色渐浓,打谷场的火把亮了起来,民夫们围着篝火唱歌,歌词是新编的:“金穗稻,弯弯腰,渠水流,乐淘淘;新镰刀,快又巧,粮仓满,民心牢……”歌声飘得很远,像在告诉所有人:华夏城的好日子,才刚开头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仕途重任万灵仙族寻情仙使修仙伏魔记修罗神针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月明南天征天战途我一个道姑,怎么就成了皇后?网游:开局大秦,我反手举报玩家进错房,嫁给八零最牛特种兵透视医圣修仙女配没出路?我靠种田求长生这个残王我罩了顾少蚀骨宠,霸总夫人是毒医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我叫科莱尼独尊星河医圣传萌妻大神:溥少,强势宠
经典收藏三国:开局向曹操剧透赤壁之战他改变了法国大秦反贼救命,系统要害我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嫏嬛姝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两界当倒爷,皇帝找我借钱打仗长安之上龙珠之牧神传说中华灯神三国之佣兵天下烽火淞沪晚唐:归义天下幕府将军本纪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大明:开局上交双穿门庶民崛起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
最近更新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大明首辅:杨士奇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洪武:医圣朱橚骏驰青霄箭神三少爷于府钱庄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1621,不一样的大明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小姐,姑爷又摆烂了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穿越1858年的澳洲 炸天帮炸子鸡 - 穿越1858年的澳洲txt下载 - 穿越1858年的澳洲最新章节 - 穿越1858年的澳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