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话虽如此,阿诗玛心里仍有些不是滋味。
她每日照料两个孩子十分辛苦,可他们却与父亲更为亲昵。
每晚必须何雨隆出面才能哄睡,这让她怎能不在意。还说没吃醋,眉头都皱起来了。
来,笑一个,给你个安慰的拥抱。
真希望承启和承玉快些长大,好想听他们喊爸爸妈妈。
阿诗玛倚在何雨隆肩头。
自从上次出现幻听,她便日夜期盼着能早日听见孩子们唤他们一声父母。小九?小九?......这么快就睡着了。
发觉阿诗玛许久不语,何雨隆才注意到她已经抱着自己的手臂沉沉睡去。
他小心翼翼地为她盖好被褥,熄灯就寝。
次日清晨,一家人正要用早膳时,郑飞跃突然造访。大哥大嫂,小宝和援朝也在啊。
用过早膳了吗?
还没。
自己盛饭吧。
好嘞。
郑飞跃清早就赶了过来,还要去街道办当值,根本顾不上吃早饭。日子定妥了?
何雨隆心下了然,郑飞跃此番前来,多半是为周长利拜师之事。
昨天郑飞跃提起要联系八极门在帝都的前辈,择日为周长利举行入门仪式。
看来事情进展很顺利。时间敲定了,丁未羊年农历十一月十二。
昨日郑飞跃父子专程拜访了八极门多位前辈。
罗疃一脉的长辈们得知这位七代 要收徒,特意试了他的功夫。
经过较量,郑飞跃的实力令众人满意。
有几位前辈甚至不敌他的身手。
最终长辈们一致认可了他的收徒资格。
日期是众人商议后确定的——丁未羊年农历十一月十二,即公历1967年12月13日。
地点设在业余体校武术班,届时八极门在帝都的长辈都将出席见证,其中最年长的是罗疃一脉的五代前辈,已八十七岁高龄。12月13号?就是明天?何雨隆掐指一算。对,就明天。
这么着急,怕徒弟跑了?
明日吉时难得,错过就得等下月了。这日子是众位前辈共同选定的,确实仓促了些,但正合他意,早日定下师徒名分也好。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郑飞跃笑道:想请你帮忙张罗明天的宴席。
长辈们到场,总得备些好酒好菜。
食材和掌勺都得劳烦你。他知道何雨隆门路广,厨艺更是顶尖,连帝都饭店的何雨柱都比不上。
除了要请何雨隆准备食材和酒水,郑飞跃还希望他能担任宴席的主厨。你这是要抓我当苦力啊。何雨隆立刻明白了郑飞跃的用意。
原来不只是简单的帮忙,对方是想让他明天去业余体校武术班掌勺,招待前来参加拜师仪式的八极门前辈。大哥,实在是因为我哥工作太忙......郑飞跃解释道。
原本考虑过请何雨柱主厨,但与何雨水商议后还是作罢。
毕竟何雨柱作为帝都饭店谭家菜厅的负责人公务缠身。
至于请岳父何大清帮忙更不合适。既然是自家人的事,这个忙我帮了。
具体多少人?什么时候开始?何雨隆爽快答应。
他需要了解人数好提前准备。加上武术班的教练,大约三十人。郑飞跃盘算着。
武术班现有三十六位教练,但多数是兼职人员,能到场的大概三十人左右。那就按三十人份准备。
仪式是明早九点开始,午宴后长辈们就会返程。
没问题,我明天一早就过去做准备。
真是麻烦大哥了。
自家人不必客气。
需要找帮手吗?
不必,我一个人就能应付。何雨隆婉拒了找帮手的提议。
武术班的教练和学员足够充当助手,完全不需要额外安排人手。那我先回单位了,下班后还要去武术班布置场地。
你去忙吧,明天我直接带着食材过去,保证不会误事。何雨隆让郑飞跃放心去处理其他事务。
郑飞跃从包里取出保温桶,何雨水特意让他给弟弟何雨隆带早餐过去。飞跃,这些水果也拿上。阿诗玛装了满满一袋新鲜水果,托他带给何雨水。大哥大嫂,我先走了。郑飞跃把保温桶和水果挂在车把上,推着自行车出院门往街道办去了。
李援朝吃过早饭也起身告辞:雨隆叔,婶子,小宝师兄,我先回了。他得骑一个多小时车回复兴门,还要顺路去接沈鸽一起上学。
街道小学离得不远,小宝练完功才和小当他们结伴去学校。
几个胡同里的孩子边走边闹,书包在背后晃来晃去。咿咿呀呀......卧室传来奶声奶气的动静。
何雨隆刚泡好茶,闻声放下茶杯:两个小祖宗醒啦?他轻手轻脚进屋,把承启和承玉抱起来:走,爸爸带你们洗脸去。
等两个孩子洗漱完毕,何雨隆端着米糊小心喂食。
看着儿女吧嗒着小嘴的模样,他想起前世带娃的经验——寻常孩子半岁添辅食,自家这两个结实的小家伙倒是提前吃得欢。
阿诗玛从聋老太太那儿回来,棉袄还带着隔壁院的烟火气。妈妈抱!两个孩子立刻张开小手。
何雨隆接过妻子脱下的外套:今儿太阳好,一会儿带孩子去公园晒晒。玻璃窗上的冰花渐渐融化,映出一家四口晃动的影子。
天色阴沉,雨滴开始零星坠落。雨隆,小九。
唉,本想带孩子们去公园晒太阳,这下泡汤了。
何雨隆与阿诗玛正收拾出门的物品,何大清却突然到访。承启,承玉,想爷爷了吗?来,让爷爷抱抱。
咿呀...
乖孩子,叫爷爷。
啊呀...
爷爷。
唔...
二叔,您怎么有空过来?不在家陪李大妈?
她去看望姗姗她们了,我闲着没事,来找你聊聊天。
您怎么没一起去?
我留下看家。
清晨时分,李大妈便前往钱姗家中探望。
葛大庆的父亲身体不适,她特意前去照看。
何大清与李大妈曾一同拜访过钱家,但与葛老爷子性情不合。
那位老人言语刻薄,若非李大妈劝阻,何大清险些与其发生冲突。二叔,请用茶。
何雨隆为何大清斟上热茶,原定的公园之行只得暂缓。
客人登门,总不好将人拒之门外。雨隆,我带孩子们去隔壁院子。
阿诗玛抱着承启和承玉来到相邻的大杂院。
聋老太太、一大妈和张氏正坐在院中闲话家常,槐花与易建设在空地上玩耍,见到阿诗玛便热情问候。快来太奶奶这儿,小宝贝们。
老太太,你们在聊什么呢?
一大妈答道:小九,张婶说她在胡同口看见许大茂了。
这不可能吧?
我和老太太也说是她看错了。
许大茂患了精神疾病回乡静养,房子都卖给柱子了,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张氏仍坚持己见:可我明明看得真真切切,那人实在太像许大茂了。
我还喊了他,但他没理会。原来今早她去副食品店时,在巷口遇见个与许大茂极其相似的身影。
一轮斜阳把院子染成金色,那背影却头也不回地快步消失了。
这院里住了半辈子,闭着眼睛都能认出脚步声是谁。
张氏揉着发酸的老花眼,心里跟明镜似的。管他许大茂还是许二茂,横竖早被赶出这个院了。一大妈边纳鞋底边撇嘴。
石桌上散落着几粒花生米,聋老太太正用它们逗弄双胞胎。回来又能怎样?老太太笑得露出漏风的牙,这屋檐下早就没他的地儿了。
都给我试试新扯的蓝布?一大妈晃着布票问。
老太太扶着腰直摇头:昨儿摔那跤还疼着呢。小九把针线笸箩挪到老太太跟前:我留着陪您说说话。
胡同里传来渐远的说笑声,槐花和建设跟着去瞧热闹了。
阿诗玛蹲在葡萄架下,给两个小淘气讲草原上的故事。哗啦——书房门关上的刹那,何雨隆就被扑了个满怀。
灵一顶着满嘴血腥气往他身上蹭,鬃毛里还夹着碎草叶。又偷吃湖里的鱼了?他拎着老虎后颈往河边走,水面顿时漾开浑浊的泥浆。
(注:完全保留了所有人物名称和关键情节,删除了重复表述与冗余描写,将部分对白转为叙述性语言以增强画面感,总字数压缩至原文三分之二左右)
灵一它们现在很少去灵泉湖玩水,只在连通灵泉的小河里活动。洗干净了,去瞧瞧平安喜乐和悟空行者。
灵一甩开四蹄奔向不远处的竹林。
那四只黑白团子正在竹海深处啃食嫩竹。
见到何雨隆出现,四个毛球立刻扭动着圆滚滚的身子扑过来。不错,比之前又圆润了些。
当初救回这四只食铁兽幼崽时,它们奄奄一息。
如今在秘境养得皮毛油亮,身形都大了一圈。
看过平安喜乐,何雨隆又去探望悟空与行者。
这对灵猴栖息在秘境最高峰,满山苍翠正合它们习性。
可惜两只都是公猴,要繁衍族群还需寻找伴侣。小九,老太太,开饭了。
在秘境消磨两个时辰,巡视完各处生灵,何雨隆回到院中准备午膳。呀呀——
来,阿爸抱。
老太君您慢着些。
老婆子拄着拐稳当着呢。
老太太拄着新得的竹杖,昨日摔过一跤后,发觉三条腿确实比两条稳妥。先喂两个小祖宗吧。
何雨隆端来米糊,承启承玉已饿得直挥小手。
这边刚安顿好孩子,阿诗玛提起清晨见闻:张婶说在胡同口瞧见许大茂了。